發愿先度(出自《金剛經解》)
【原文】世尊又于無數劫前,作忍辱仙人,在山中坐。遇國王出獵,問獸何往。仙人自念,若實告,則害獸。不實告,則妄語。沉吟未對。國王怒,斫去一臂。又問,如初。復斫去一臂。因發愿云,異時我成佛,當先度之,勿使世人效彼為惡。后釋迦成道,首度陳如比丘,即當時國王也。
【譯白】世尊又于無數劫前,曾作忍辱仙人,在山中修行。一日遇國王來打獵,問野獸往何處去了。仙人心想:“若如實告之,則傷害野獸;若不如實告,又打妄語。”因而沉默未答。國王大怒,砍去仙人一只手臂。又問。仙人仍不答。國王又政去他另一只手臂。仙人因此發愿說:“將來我成佛時,當先度他,不讓世人仿效其作惡。”后來釋迦修成佛,首先度化的陳如比丘,就是當時之國王。
摘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發愿先度
看網友對 發愿先度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