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即勝二乘(出自《智度論》)
【原文】有一六通羅漢,隨一沙彌于后,負衣缽囊。沙彌心中自念云,吾當勤求佛果。羅漢即取衣缽囊自負,使其前行。少頃,沙彌又念,佛道久遠難成,不如求聲聞果,早自解脫。羅漢復以囊置其肩上,令其在后。如是再三。沙彌曰,和尚老悖,何故使吾忽后忽前。羅漢曰,吾非老悖。汝前發心求佛,是菩薩中人,位在吾上,自當負囊隨汝。汝又忽慕聲聞,無復度人之念,位在吾下,自當負囊隨我。沙彌大驚,遂堅意勤求佛果。[按]優婆塞戒經云,若有人發菩提心,諸天皆大驚喜,以為吾今已得天人之師。夫但言發心,則未嘗修證可知,然已勝羅漢者,以其有愿必遂也。譬如初生太子,雖在襁褓之中,然耄年公卿,亦當恭敬禮拜。
【譯白】有一位已證得六神通的羅漢與一個跟隨其后的沙彌背著衣缽袋走在路上。沙彌心想:“我當精勤求證佛果。”羅漢即轉身取下沙彌身上之衣缽袋自己背,讓沙彌走在前面。一會兒,沙彌又想:“修行佛道久遠難成,不如求聲聞果,自己早得解脫,羅漢便又將衣缽袋放回沙彌肩上,讓他走在后面。如此反復好幾次。沙彌說:“和尚您老糊涂了,為何讓我忽前忽后的。”羅漢說:“不是我年老糊涂,你先前發心求佛,是菩薩位中人,位次在我之上,我自當背著口袋跟在你身后。但你又忽然向慕聲聞,不發度人之念,位次在我之下,自當你背口袋跟在我后面。”沙彌大吃一驚,遂堅定意志精勤求證佛果。[按]《優婆塞戒經》上說:“若有人發菩提心,諸天人皆大驚喜,以為我今已得天人師了。”只言發心,還未曾修證,然而已勝羅漢了。因為有愿必成啊!譬如初生太子,雖在襁褓中,但即使年老公卿,也當恭敬禮拜。
摘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發心即勝二乘
看網友對 發心即勝二乘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