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附征事四則
免難濟厄(出自《法苑珠林》)
【原文】晉太元中,京兆〖京兆,古代京城及其附近地區的古稱,此處指長安〗有張崇者,素奉佛法。苻堅既敗,長安百姓有千余家,將南走歸晉,為鎮戍所獲,欲盡殺男子而虜其女人。時崇亦已被縛,械其手足,埋下體于土中,明日將馳馬射之,以為娛樂。崇自分必死,唯至心念觀世音菩薩,夜半械忽自破,身從土中涌出,遂乘夜逃遁。然腳已痛甚,乃復稱大士名,至心禮拜,以一石置前,發誓愿言,吾欲過江東,訴此怨于晉帝,盡救今日被虜婦人。若得如愿,此石當分為二。祝已,投石于地,石果裂開。崇至京師白其事,帝悉加撫循。已略賣者,皆贖歸焉。[按]未能自度,而先欲度人者,菩薩發心。崇既心乎大士之心,宜其禱之而輒應也。
【譯白】東晉太元年間,長安張崇,平常信奉佛法。前秦宣昭帝苻堅被東晉所敗之后,長安有一千多家百姓都將遷往南邊歸順東晉,卻被鎮守邊關的兵士俘獲,要將所有的男子殺掉而把女人抓走。當時張崇也已被捆,手腳都有僚銬,下身埋于土中,第二天將被兵士們騎馬放箭射死,以作娛樂。張崇料想第二天必死,唯至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半夜時,腳鐐手銬忽然自動解開,身體從泥土中涌出,遂乘夜逃跑。但是腳痛得很厲害,就又稱念菩薩名號,至誠禮拜,撿一塊小石頭放在面前,發誓愿說:“我要趕快渡過江東,將此怨情稟報晉帝,把今日被擄之婦人全部救出。若能如愿,此石當分成兩塊。”祝愿畢,擲石于地上,石頭果然裂為兩塊。張崇至京城向晉帝稟報其事,晉帝即派兵前往解救,并安撫所有婦人。已被劫掠販賣的,也都贖回來了。[按]未能自度,而先想度人者,菩薩發心。張崇既心存菩薩之心,他的祈禱理所當然應驗。
摘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免難濟厄
看網友對 免難濟厄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