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酬冤(出自《因果目擊編》)
【原文】明末,杭州張某,好斗蟋蜂,負即斷頭棄之。后疽發于背,爛黑肉如蟋蟀頭者數百,觸之皆動,其痛人骨,號呼而死。[按]世人造業,本于六根。一根既動,五根交發。如畜蟋蟀者,本為眼根。而捕時靜聽其鳴,耳根造業。以手指揮,身根造業。計度勝負,意根造業。賭博飲酒,鼻舌二根造業。楞嚴經所云六交報,蓋謂此也。
【譯白】明朝末年,杭州張某,好與人斗蟋蟀,輸了即將蟋蟀頭擰斷扔掉。后來背上發疽,爛黑肉如同蟋蟀頭,有數百,觸之全身搐動。痛入骨髓,號呼而死。[按]世人造業,主要在于六根。一根既動,五根交互而發。譬如畜養蟋蟀的,本為眼根觀賞。而捕捉時靜聽其鳴叫,耳根造業。斗蟋蟀時以手指揮,身根造業。較量勝負,意根造業。邊賭博邊飲酒,鼻舌二根造業。《楞嚴經》上所說的受六交報,即指此了。
摘自《安士全書》萬善先資:蟋蟀酬冤
看網友對 蟋蟀酬冤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