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某生(其友面述)
【原文】鳳陽諸生某,家有小池植荷,年久未得花。康熙己酉,某生將往句曲錄遺〖清制,生員參加科考錄科,取中后即獲參加鄉試資格。其他落選者可參加名為錄遺的補考,取中亦可參加鄉試〗,忽放一并蒂蓮,父母悅甚,謂是秋闈〖指鄉試〗捷兆,詰朝將置酒賞焉。是夕,某生夫婦歡聚,有侍婢趨過,夫欲調之,婦弗禁,遂私焉。明晨視花,則已折矣。詢之,即此婢也。父母悵甚。折花之夜,某生夢謁帝君,己名已登天榜,帝君忽勾去。涕泣拜禱,三度麾下。及醒,自知不祥,怏怏登道。府學遺才,舊額三名,時往句曲者僅有三人,而某生獨黜。三次大收〖科舉考試的最后選用〗,亦復如是,垂涕而歸。[按]向使其婦毅然不容,夫必以為妒矣,豈知冥冥之中保全科第耶。昔叔向之母,因子之諫,欲避妒名,而羊舌氏之族及于難(詳左傳)。則妒亦安可概論哉。
【譯白】鳳陽縣某秀才,家中池塘種植荷藕,多年未見開花。康熙己酉年,秀才將往句曲參加錄遺考試,池中忽然開放一支并蒂蓮。父母都很喜悅,認為是兒子秋天鄉試中榜之吉兆,決定第二天早上在池邊置酒觀賞。當天晚上,秀才夫婦二人歡聚,有婢女從身邊走過,秀才想輕薄她,見妻沒有阻止,即私自占有了她。明晨看荷花時,已被折了。經詢問,即此婢女所折。秀才父母很惆張。折花之夜,秀才夢見自己去拜見文昌帝君,見自己名字已登天榜,忽被帝君勾去。他哭泣拜倒在帝君面前,祈求原諒,連續三次都被斥退。醒后自知不祥,心情沉重地上了路。府學地錄遺名額通常都是三個,當時去句曲參加錄遺考試的也只有三人,而唯獨他被逐出。其后三次考試,也同樣如此,最后只能垂淚而歸。[按]假使其妻堅決不容許,夫必認為她嫉妒,豈知冥冥之中卻能保全科舉功名啊!春秋時,叔向之母,因聽從兒子勸告,為避嫉妒惡名,沒有阻止其夫娶叔虎之母,后來羊舌氏家族因此遇難。則妒怎可一概而論呢?
摘自《安士全書》欲海回狂:鳳陽某生
看網友對 鳳陽某生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