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勸善之書,展卷而令人攢眉者,其書必不傳。展卷而令人鼓掌者,其書亦必不傳。何則。一失之深,一失之淺也。吾師是集,意在戒淫,而復惓惓于生死之際。疑其過深矣。然于平旦時,取生死之說自問焉,則人人不能免也。挾不能免之心,復取是書,反覆玩味,而后知其學識之宏,菩心之切也,而后攢眉者皆鼓掌也。現在紙貴洛陽,他年再光梨棗,可遙卜已。虞山門人陳鐙圣來氏拜識。
【譯白】勸善之書,開卷而令人皺眉的,其書必定不能傳之久遠。開卷而令人鼓掌的,其書也必定不能傳之久遠。為什么呢?前者失之太深奧,后者失之太淺顯。周先生此書,用意雖在戒淫,而于生死奧理又能孜孜不倦探索。我起初曾懷疑其過于深奧了。然當每曰清晨,用生死之說捫心自問,則人人難免啊。帶著生死不能免之心,再閱此書,反復揣摩體味,而后才知先生學識之淵博,菩心之苦切,而后才發現原來皺眉之處皆當鼓掌稱嘆了。現在此書已被爭相傳抄,以致洛陽紙貴,他年再刻板印梓,廣為流傳,當可想而知了。虞山門人陳鍾圣來氏拜識。
摘自《安士全書》欲海回狂:跋
看網友對 跋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