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生而盲者不識象。有一國王集群瞽而問之曰,汝等欲知象之形否。皆曰愿知。乃命象夫牽象于庭,喚群瞽以手摸之。摸訖,問曰,汝等已知象形否。皆曰已知。乃各自揣度。摸其鼻者曰,象形如琴。摸其足者曰,象形如柱。摸其脊者曰,象形如屋。摸其脅者曰,象形如壁。摸其耳者曰,象形如箕。摸其尾者曰,象形如帚。各執(zhí)一說,爭論不已,繼以毆擊。王笑曰,汝等皆未知象。琴者,其鼻也。柱者,其足也。屋者,其脊也。壁者,其脅也。箕者,其耳也。帚者,其尾也。由是群瞽默不敢言。然意中猶謂所摸之不謬,而大恨群說之皆非,于是瞽人終身不識象矣。向使不教以手摸,則象之形狀,數(shù)語便知,夫何至于爭執(zhí)也。惟其有此一摸,彼遂謂親驗(yàn)之于手,斷無疑惑,是以牢固于中,而不可拔也。不讀書人,教以修凈土,縱未能皆信,然必不至于誹鎊。若一讀舉業(yè)之書,便自以為是,空腹高心,以為此不過佛氏之教。而誠實(shí)之語,反為荒唐。甘露之投,視為鴆毒矣。故曰,理之為障更甚于欲。
【譯白】生來盲眼之人,沒見過大象。有一國王召集一群盲人,問他們說:“你們想知道大象長什么樣子嗎?”盲人們都說想知道。于是國王命令象夫把大象牽到院子里,讓這些盲人用手去摸。摸完后,國王問道:“你們已知道大象長什么樣子了嗎?”大家都說已經(jīng)知道了。于是每個人都按自己摸到的感覺猜測大象的樣子。摸到鼻子的人說:“大象長得像琴。”摸到象腿的人說:“大象長得像柱子。”摸到脊背的人說:“大象長得像屋子。”摸到肚子的人說:“大象長得像墻壁。”摸到耳朵的人說:“大象長得像簸箕。”摸到尾巴的人說:“大象長得像掃帚。”大家都堅(jiān)持自己的看法是對的,互相爭論不休,甚至毆打起來。國王笑著說:“你們其實(shí)都不知道大象到底長什么樣子。你們說像琴的,其實(shí)是大象的鼻子。像柱子的,是大象的腿。像屋子的,是大象的脊背。像墻壁的,是大象的肚子。像簸箕的,是大象的耳朵。像掃帚的,是大象的尾巴。”于是,這群盲人都默然不敢說話了。然而各人內(nèi)心里都認(rèn)為自己摸的不錯,只恨其他人所說都不對,于是這些盲人終身都不知道大象到底長什么樣。如果一開始就不讓他們用手摸,那么大象長什么樣子,用幾句話就可以讓他們明白,何至于各執(zhí)一詞。正因?yàn)橛写艘幻蠹叶颊J(rèn)為自己親手體驗(yàn)過了,斷然不會有錯,所以先入為主,固執(zhí)己見,不可改變。不讀書之人,勸他們修凈土法門,即使不能完全相信,但也不至于誹謗。若一讀科舉之書,便自以為是,空腹高心,認(rèn)為凈土法門不過是佛教一家之言。本是誠實(shí)之語,反被認(rèn)為荒唐。本是甘露法門,卻被視為毒酒。所以說,理障比欲望更可怕。
摘自《安士全書》西歸直指:理障更甚于欲
看網(wǎng)友對 理障更甚于欲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