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宋省常,錢塘人,七歲出家。淳化中,住南昭慶,慕廬山之風,乃刺血書華嚴經凈行品,回向西方。結凈行社,士大夫預會者,稱凈行弟子,而文正公王旦為之首,一時公卿牧伯共百二十人,比丘千人。翰林蘇易簡作凈行品序,至謂,予當布發以承其足,剜肉以請其法,猶尚不辭,況陋文淺學,而有惜哉。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端坐念佛,有頃,厲然唱云,佛來也。泊然而化。
【譯白】宋朝省常大師,錢塘人,七歲出家。淳化年間,住南昭慶寺,因仰慕廬山慧遠大師道風,刺血書寫《華嚴經凈行品》,回向西方。結凈行社,凡入社的士大夫,都自稱凈行弟子,而當朝宰相文正公王旦為首席。一時達官貴人入社的共有一百二十人,比丘千人。翰林蘇易簡作《凈行品》序,其中說:“我縱使用頭發鋪地以承佛足,剜身肉以請其法,都在所不辭,何況淺文陋學,有何所惜?”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師端坐念佛,一會兒,高聲說道:“佛來了。”安然而化。
摘自《安士全書》西歸直指:省常法師
看網友對 省常法師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