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五代竇禹鈞,燕山人,年三十外無子。夢祖父告曰,汝不但無子,且不壽,宜早修德以回天。禹鈞由是力行善事。有家人盜錢二百千,自書券系幼女背,曰,永賣此女,以償所負。遂遁。公憐之,焚券養女,及笄(ji)擇配嫁之。同宗外戚,有喪不能舉,出錢葬之。有女不能嫁,出錢嫁之。公量每歲所人,除伏臘供給外,悉以濟人。家唯儉素,無金玉之飾,無衣帛之妾。于宅南建書院,聚書數千卷,延師課四方孤寒之士,厚其廩餼(xi),由公顯者甚眾。不久,連生五子,皆聰明俊偉。復夢祖父告曰,汝數年來,功德浩大,名掛天曹,延壽三紀〖十二年為一紀】,五子倶顯榮。汝當益加勉勵,無惰初心也。后長子儀,禮部尚書。次子儼,禮部侍郎。三子侃,左補闕。四子偁(cheng),右諫議大夫,參大政。五子僖(xi),起居郎。八孫皆貴。公享壽八十有二,無病談笑而逝。馮道贈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譯白】五代后周時有位竇禹鈞,燕山(今河北省密云縣西南)人,三十多歲還沒有兒子。有一天夢見祖父對他說:“你不但無子,且壽命也不長,當及早修德以轉回天心。”竇禹鈞秉承教誨,從此努力廣行善事。有一家仆盜了他兩百千錢,自寫一張券契貼于幼女背上,說:“愿將此女永遠賣給主人,用以償還所欠之錢。”就此逃跑了。竇公憐憫這個小女孩,燒毀了券契,將她撫養成人,并為其選擇好人家嫁了。凡宗族親戚中,如遇喪事無錢不能辦理的,竇禹鈞就出錢葬之。若遇無錢嫁女的,竇禹鈞就出錢嫁之。他估量每年的收入,除了供夏冬祭祀及日常所需外,其他全部用來幫助人。竇禹鈞自家生活很儉樸,沒有金玉等貴重飾品,沒有穿戴艷麗之妾。竇公還在其家宅南面建了一座書院,聚集書籍數千卷,聘請名儒為師,為來自各地身世寒微的讀書人授課,供給他們豐厚的生活所需。因竇公資助而考取功名的很多。不久,竇公連生五子,個個聰明俊偉。此后禹鈞又夢見其祖父對他說:“你數年以來,所積功德浩大,名字已登在天曹,特為你延壽三十六年,五個兒子將來都會顯貴。你當更加勉勵自己,不要退惰當初之發心。”后來長子竇儀官居禮部尚書;次子竇儼任禮部侍郎;三子竇侃為左補闕;四子竇稱為右諫議大夫,參知國家政事;五子竇僖官任起居郎。八個孫子也都顯貴。竇公活到八十二歲,臨終無病,與親友談笑之間安詳而逝。當時馮道曾贈詩稱贊道:“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摘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
看網友對 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