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常平倉(出自《勸懲錄》)
【原文】張乖崖,知成都,夢紫府真君招之。語未久,忽報云,西門黃兼濟至。乃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細絹裹頭的頭巾〗道人也,真君接禮甚恭。明旦,遣人請至,宛如夢所見。詢之,對曰,初無善事,惟麥熟時,以錢三百緡收糴〖緡(min),成串的錢,一千文為一緡。糴(di),買進糧食〗。至明年禾麥未熟,小民艱食之時糶〖糶(tiao),賣出糧食〗,一般升斗價值。在吾初無所損,而小民得濟危急,如是而已。張公喟然興嘆,命吏扶于座而拜之。[按]常平倉事【常平倉,古代為了調節糧價,賑濟饑荒而設置的糧倉,于糧賤時收進,糧貴時平價賣出〗,處處皆可仿之。一方沾惠,四境效行矣。
【譯白】張乖崖在成都任知府時,夢見紫府真君召見他。交談不久,忽聽有人來報:“西門黃兼濟到。”接著進來了一位幅巾束發的道人。真君接待他的禮數很周全。第二天早上,張知府派人到西門請黃兼濟來,其形貌裝束果然如夢中所見。問他平常做了什么善事。他答道:“也沒做過什么善事,只是每到麥子成熟季節,用三百緡錢買進來,到第二年麥子還未成熟,百姓糧食艱難時再賣出去,每升每斗還是原來之價格。對我來說并無損失,而對百姓來說卻接濟了一時之危急。僅是如此而已。”張公深深感嘆,命下屬扶黃道人上座,自己對其禮拜致敬。[按]類似黃兼濟此種平倉之事,處處都可仿效。只要一方百姓受其惠,周圍四境都會隨行。
摘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小常平倉
看網友對 小常平倉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