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明]正者無邪,直者無曲,固天之所以為天也。匹夫而能正直,即是順天之化,豈必居位臨民。若欲代天行之,非操有為之權,與得為之勢不可。◎代天行化,即是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一種人,著力在行字。一行字中,便有經營謀畫,因時制宜作用。玩〖體味〗下慈祥為國句,則代天行化,似但就卿相言。◎在世聰明正直,歿后必為神明,此一定之理。就世俗言,則為超升。若明眼觀之,乃是墮落。以世俗但見第二世,不能見第三世耳。蓋既為神明,必享血食,一享血食〖即受享殺牲以祭〗,則墮地獄畜生,直瞬息間事。須于代天行化時,覷破為神之險。汲汲求生凈土,以端其向。時時發宏誓愿,以固其基。乃可免于失足之累。◎日望人之為善者,天也。唯恐人之為惡者,亦天也。愚人但見蒼蒼者天,謂是輕清之氣。豈知實有主宰,如四王忉利之日考人間善惡乎。代之烏容已乎。
【譯白】[發明]正,是不偏不邪。直,是不彎不曲。此固然是天之所以成為天之準則。平民百姓若能正直做人,就是順應天之化育,難道一定要居高位、治庶民才需要正直?當然,若要代天行化,就非得掌握有為之權與得為之勢不可。◎代天行化,就是能幫助天地化育萬物,可與天地并列為三。必須著力在行字上。這個行字之中,包含著經營謀劃、因時制宜之作用。體味下面慈祥為國救民一句,則代天行化,似乎是對公卿宰相而言。◎在世聰明正直之人,死后必然成為神明,此是一定之理。就世俗之人看來,認為此是超升。若在明眼人看來,卻是墮落。因世俗之人,只見第二世,不能見到第三世。既成為神明,必定享受三牲血食祭祀,一享血食祭品,則墮地獄、畜生,只不過是瞬息間事。必須在代天行化時,勘破作神明之危險。真切求生凈土,以端立其往生志向。時時發宏誓愿,以堅固其菩提道本,才可避免墮落之憂患。◎時時期望世人行善積德的,是天。唯恐世人為非作惡的,也是天。愚昧之人但見藍藍的天空,認為是輕清的氣體,豈知實有主宰。如四王天、忉利天每曰都在考察人間之善惡。因而代天行化之事不容推諉。
摘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正直代天行化
看網友對 正直代天行化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