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明]皮包血肉骨纏筋,顛倒凡夫認作身。到死方知非是我,空留穢狀示他人。此凡有形軀者之通病也。人或不幸而蕭然四壁,殯殮無貲,或隔三朝五朝,或當六月七月,種種腐敗情形,真有不可聞,不可見者。此而施之以棺槨,掩其急欲自掩之形骸,豈獨死者有知,為之銜結耶。◎推掩尸骸之念,凡系恐人見聞之事,皆當代為包荒〖包荒,寬諒,包容】矣。
【譯白】[發明]“皮包血肉骨纏筋,顛倒凡夫認作身。到死方知非是我,空留穢狀示他人。”這首詩偈道破了凡有形軀者之通病。人或有不幸而家庭貧寒,無錢安葬,或隔了三、五天,或正當六、七月,種種腐爛情形,真有不可聞、不可見之慘景。對這樣的人,若施舍棺材,掩埋其急要自埋之形骸,若死者泉下有知,必當銜環結草以報恩。◎拓寬掩埋尸骸之念,凡是恐他人見到聽到之隱情,都應當代為包容寬諒。
摘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施棺槨免尸骸之暴露
看網友對 施棺槨免尸骸之暴露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