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準誓(出自《宋鑒》)
【原文】宋欽宗北狩時,既成和議,顯仁皇后將還,帝挽手泣曰,吾若南歸,得為太乙宮使,足矣,他無望也。后誓曰,吾歸后不來迎汝者,當瞽吾目。比至,高宗殊無迎復意,后憮然,不敢力言。不久失明,廣募醫療,莫之能治。后有道士人宮,將金針一撥,左目頓明。后喜,請更治其右。道士曰,后以一目視,一目準誓可也。后竦然起謝,道士竟去。[按]輕諾者,必遭人怨。輕誓者,必受天誅。顯仁后之不得踐言,非負約也,迫于勢耳。向使痛哭流涕于高宗之前,上意必不可強,后亦可無負厥心矣。不能出此,而第準之以一目,何嘗不原其情而罪之乎。
【譯白】宋欽宗皇帝被金兵捕到北方,不久達成和議,顯仁皇后將被放還,欽宗挽其手哭道:“我若能回去,即使做一名太乙宮使,也心滿意足了,并無其他奢望。”皇后發誓說:“我回去后若不來迎您南歸,當瞎我眼。”及至皇后回宮,高宗并無迎回欽宗之意,皇后恨然失望,而又不敢過于勸諫。不久即雙目失明。四處尋訪名醫,都治不好。后來有一道士入宮,用金針一撥,左眼頓時復明。皇后很歡喜,請他再治右眼。道士說:“皇后以一目看,留一目以應前之誓言罷。”皇后惶恐起身道謝。道士竟自而去。[按]輕易許下諾言,必然遭人怨恨。輕易發下毒誓,定會受到天罰。顯仁皇后不能履行諾言,并非她有心負約,只是迫于情勢罷了。假使她能在高宗面前痛哭流涕請求,縱然不能勉強回轉皇上之意,而皇后也可不負其心了。但她沒有做到,以致瞎了一只眼,何嘗不是體諒其情勢而對她從輕責罰呢?
摘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一目準誓
看網友對 一目準誓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