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念戒牛(出自《觀感錄》)
【原文】無錫書吏王某,順治丁酉以錢谷事,獄死北都。康熙二年四月,蘇州金太傅子漢光,自京歸家,舟次張家灣。有人請曰,吾無錫王某也,幸附我去。許之。泊舟而王不至。舟發,復呼如初。漢光詰之,王以實告曰,吾怨鬼也,舟離岸遠,故難登耳。舟中皆驚。鬼曰無妨,居于舟隅可也。舟近岸,似有人躍人,行未幾,復叫跳。問其故,曰遺一小囊于岸,內有錢糧數目,歸家質對,藉此為憑,乞停舟取下。漢光從之。既行三日,將暮,鬼曰姑止,此地普齋,吾欲往投。漢光問何謂普齋。曰即世所謂施食也。去須臾即下,曰觀世音主壇,無飯與我,以生前喜食牛肉耳。蓋菩薩值壇,凡嗜牛者,概不得食。時漢光方醉,拍案曰,天下有此奇事乎。吾素食牛,今當戒之矣。少頃,鬼大哭。問之,曰天上戒壇菩薩至,吾不可以居此。漢光曰,汝歸將奈何。曰更俟他舟耳。漢光停舟,鬼杳然竟去。[按]漢光戒牛之言,方出于口,而戒壇之神即至。可見舉心動念,天地皆知,記過記功,纖毫不爽。昔戚繼光,日誦金剛經,有鬼托夢,求其一卷以超生。而繼光誦經時,適有婢送茶至,因搖手止之。其夜鬼復來告曰,誦經甚佳,但中多不用二字,故不得力。明日,戚虔誠復誦,一念不起。于是鬼始托生,復來致謝。蓋神趣鬼趣,皆有他心通,每動一念,如見肺肝。今人自朝至暮,自暮至朝,殺盜淫妄,五逆十惡之念,至于不可窮極焉,得不犯天地之誅,觸鬼神之怒乎。然則獨知之際,誠不可不慎矣。
【譯白】清朝江蘇無錫有位文書吏員王某,順治丁百年因錢糧事被關押,死于北都監獄。康熙二年四月,蘇州金太傅的兒子漢光,自京城歸家,其船經過張家灣時,有人在岸上喊:“我是無錯王某,請順帶我回去。”漢光答應,停船岸邊卻不見王某來。船一出發,又聽見王某呼叫。漢光追問他。王某只好如實告訴漢光說:“我是怨鬼,船離岸太遠,登不上去。”船中人都很震驚。鬼說:“無妨,我坐在船的角落就行了。”船靠近岸邊,似乎有人跳進來。剛行不久,鬼又叫跳起來。問他怎么回事。鬼說:“我遺失了一個小布袋在岸上,里面有錢糧若干,歸家對質,要以此為憑,請停船讓我取來。”漢光依從了他。船行了三天,來到一個地方,將近傍晚,鬼說:“暫且停船,此處有普齋,我要去一趟。”漢光問:“什么叫普齋。”鬼說:“就是平常所說的施食。”鬼去了一會即回來,說:“觀世音菩薩主壇,無飯給我。因我生前喜歡食牛肉。菩薩主壇,凡嗜好牛肉的,一概不得受食。”當時漢光正喝醉了,聽他這么說,拍案驚呼道:“天下居然有此奇事,我平時也喜歡吃牛肉的,從今當戒除了。”不一會,鬼大哭起來。問他怎么回事。鬼說:“天上戒壇菩薩降臨,我不能停留在此了。”漢光問:“那你怎么回去呢?”鬼說:“只好再等其他船了。”漢光停船,鬼即杳然無聲而去。[按]漢光戒食牛肉之話剛說出口,而戒壇之神就降臨了。可見人們舉心動念,天地鬼神都看得清清楚楚。記過記功,絲毫不會差錯。戚繼光以前每天誦《金剛經》,有鬼托夢,請求戚公念一卷《金剛經》超度他。而戚公誦經時,剛好有婢女送茶來,就搖手阻止,表示不用。當天夜里,其鬼又來托夢說:“經誦得很好,只是中間多了不用二字,所以不得力。”第二天,戚公虔誠誦念,一念不起。此夜鬼又來道謝:“說已得超度了。”因為鬼神都有他心通,人每動一念,鬼神就知道其心里在想什么。今人從朝至暮,從暮至朝,殺盜淫妄,五逆十惡之念多得數不清,怎能不遭天地之譴責、觸犯鬼神之震怒呢?因此于獨知之際,的確不可不慎重啊!
摘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舉念戒牛
看網友對 舉念戒牛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