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被江南(一疏昌后)(見《東海家乘》)
【原文】昆山徐在川,諱汝龍,為刑部公諱申之子,長于文學。虞山嚴文靖公訥,延為西賓〖西賓,家塾教師或幕友之敬稱〗。先是倭寇〖沿海地區的曰本海盜〗猖獗,凡江浙瀕海地,皆被兵燹〖兵燹(xian),因戰亂而造成的焚燒等災害〗,民不聊生。至嘉靖三十四年乙卯,蘇松四郡皆荒,流民載道。撫藩大臣,以時值用兵,莫敢上達。而嚴公適以宮詹【宮詹,即太子詹事。屬東宮詹事府〗在家,在川公勸其為民請命,猶豫未決。公即代為草疏,滔滔數千言,情詞愷摯,袖之以哀懇于嚴。嚴欲決于神卜之瞽者,公乃焚香告天,以求必濟,而又密贈卜者以金。占得升卦,天然協吉,以為此疏一達,不惟萬民受福,抑且祿位高遠。嚴公大喜,毅然達之,果蒙俞允,盡蠲江南全省之賦。凡漕糧〖水運京都之糧為漕糧〗之已入廒〖糧倉〗者,皆令民如數領歸,歡聲溢于道路。未幾,嚴即被召,后登相位。而在川公,及身為交河令,多政績。長子應聘,為太仆公。太仆公之曾孫乾學,秉義,元文,為同胞三鼎甲〖殿試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司寇乾學公生五子,曰樹谷,曰炯,曰樹敏,曰樹屏,曰駿,倶名進士,時稱五子登科。最幼者詞林〖翰林院的別稱】。諸孫出仕者甚多,極科名之盛。[按]康熙己已,庚午間,立齋先生已將大拜〖指拜相〗,適在寓草疏,覆蘇松浮糧〖浮糧,定額之外的錢糧稅款〗事。有姓陳者,力言國用不可驟減,且云有田在蘇,亦當避嫌。因代草一疏,勸立齋覆之,大意以為此事無容更議。而后豁免之說遂寢。是年陳姓者,竟卒于京邸。相國亦旋以罷歸。較之交河公之代草,不相去霄壤哉。人以此事歸咎相國,冤矣。陳姓者住嘉定,隱其名。
【譯白】昆山徐在川,諱汝龍,是刑部徐申的兒子,擅長文學。虞山(今江蘇常熟)文靖公嚴訥,延請他為西賓。先是日本海盜猖獗,凡江蘇、浙江沿海地帶,都因戰爭而遭受焚燒破壞,以致民不聊生。至嘉靖三十四年乙卯,蘇州、松江一帶有四郡皆鬧饑荒,流民載道。撫藩大臣,因為正值用兵之時,不敢向朝廷匯報實情。當時嚴公以太子詹事身份在家,徐在川勸他為民請命,嚴公猶豫未決。徐公就代為起草上疏,滔滔數千言,情詞誠摯懇切,揣在袖中向嚴公懇切哀求。嚴公想請一位卜卦很靈驗的盲人來決斷,徐公就焚香告天,以求上天助成此事,而又暗中送錢給占卜人。結果占得升卦,卦象顯示吉祥,認為此疏一旦上達朝廷,不僅萬民得福,而且祿位高遠。嚴公大喜,毅然上達,果然得到允許,免除江南全省之賦稅。凡漕糧已入倉的,都通知百姓如數領回,歡聲載于道路。沒多久,嚴公即被召,后登相位。而徐在川,此后一直任交河令,有很多政績。長子應聘,為太仆公。太仆公之曾孫,乾學、秉義、元文,為同胞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司寇乾學公生五子,名樹谷、炯、樹敏、樹屏、駿,都是有名的進士,當時稱為五子登科。最幼的任翰林學士。諸孫輩中出來做官的也很多,此一門可稱是極科名之盛。[按]康熙己巳庚午年間,立齋先生即將被任命為宰相,正在寓所起草奏疏,查核有關蘇、松一帶多收定額之外的錢糧稅款事。有一姓陳的人,極力主張國家的費用不能突然減免,并且說有田在蘇郡的官員,也當避嫌。還代寫一疏,勸立齋先生上達收回成命,大意以為此事不需再討論。結果豁免捐稅之事就被擱置了。這一年,姓陳的人竟死于京城的邸舍,相國也隨即罷官回家。此與交河令徐公之代草比較,豈不是有天壤之別嗎?人們把此事完全歸罪于相國,實在是冤枉了他。那位姓陳的人住在嘉定,在此就不提其名了。
《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下》終
摘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福被江南
看網友對 福被江南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