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附征事二則
湯公述冥(出自《觀感錄》)
【原文】溧水湯聘,順治甲午鄉試,出闈疾作,至十月六日夜半,舉體僵冷,一生行事,倶現目前。憶童子時,戲藏一雞于溝中,為黃鼠所傷。又殺蝙蝠一窠〖窠(ke),鳥獸的窩巢〗。又一仆善睡,燃油紙傷其手。須臾見蝙蝠等皆來索命,心甚怖之。其余善事,亦絲毫必記。忽思心經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語,覺心漸安隱,見觀音大士,楊枝一灑,遂蘇。至辛丑,成進士。[按]公之藏雞,殺蝠,特兒童時事耳,然方至冥間,皆來索命,則殺業之不恕于幼也明矣。況兒童所害,豈止一雞一蝠乎。愛子弟者,急宜思患而預防之。
【譯白】清朝江蘇溧水縣湯聘,順治甲午年參加鄉試,剛出考場即得病,到十月六日夜半時分,全身僵冷,平生所行之事,都一幕一幕出現于眼前。回憶童年時,曾經把一只雞戲藏于溝中,結果被黃鼠狼咬傷。又曾殺死一窩蝙蝠。有一仆人貪睡,點燃油紙燒傷其手。一會兒,即見蝙蝠等都來朝他討命。心里非常怖畏。至于其他善事,也點滴都記得很清楚。忽然想起《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無掛礙故,無有恐怖”之經文,才覺得心情漸漸安穩平靜。忽見觀音大士,手中楊枝一灑,即蘇醒了。至辛丑年,考取進士。[按]湯聘藏雞殺蝠,只是童年時事罷了。然而到了陰間,那些冤魂都來索命。可見即使幼年時所造之殺業也不容寬恕。何況兒童所害,豈止一雞一蝠。希望真心愛子弟的人,當想到后果可怕,要及早預防才好。
摘自《安士全書》萬善先資:湯公述冥
看網友對 湯公述冥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