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明]醫道所以可貴,以其有救濟之功耳。然藥能醫病,不能醫命。若殺生以佐藥餌,不惟使病者反增怨孽,將來自己苦報,亦不能免。何則。樂生惡死,人物同情。殺一命以生一命,然且仁者不為。況不止一命乎。況又未必生乎。若謂病入膏肓,不忍坐視,則當以凈土法門告之,使其永離生死。其為救濟,不更大乎。大抵人有疾病,則善言易人,平時雖憤憤排佛,到此瓦解冰消。乘機化導,是為第一良方也。
【譯白】[發明]醫道之所以可貴,是因其有救人濟世之功。然而,藥只能醫病,卻不能醫命。若醫師教人殺生以作藥餌,不僅使病人反增怨孽,將來自己也不免遭苦報。為什么呢?貪生怕死,人物同情。殺一物命以救人一命,仁者尚且不忍為,何況所殺不止一命呢?又何況殺了物命未必能救活人命呢?若認為患者已病入膏肓,不忍坐視,則當將凈土法門告知病人,勸其信愿念佛求生極樂,使其永離生死。如此救濟,其功德豈不更大?通常人有疾病時,容易接受善言勸告,即使平時曾憤憤排斥佛法的,到此時也瓦解冰消了。醫師及護理者,若能乘機化導,可稱為離苦得樂第一妙方??!
摘自《安士全書》萬善先資:勸醫士
看網友對 勸醫士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