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或疑有形者既不是心,必以能知能見者為心。然所知所見之物,盡在于外,足征能知能見之心,亦在于外矣。嘗試瞑目返觀,但能對面而見其形,不能從眉根,眼底,面皮之內以自見其形。譬如身在室外,故能但見室外之墻壁窗牖,不能從窗牖中隱隱窺見內面耳。曰,不然。知苦知痛者,亦汝心也。他人吃黃連,汝不道苦。蚊蟲嘬汝膚,汝便呼痛。安得謂心在外也。
【譯白】或許有人懷疑,有形狀的既然不是心,必以能知能見的為心了。然而所知所見之事物,都在身體之外,足以證明能知能見之心,也在身體之外了。不妨試著閉目返觀,我們只能對面而見到事物的形狀,不能從眉根、眼底、面皮之內,見到自己的形狀。譬如身體站在室外,只能見到室外的墻壁、門窗,不能從門窗中隱約看見室內的擺設。所以我說:“此見解不對。能知苦知痛的,也是你的心。心若在外,當他人吃黃連時,你為何不覺得苦?而蚊蟲來叮咬你的肌膚時,你便叫痛。怎能說心在軀體之外呢?”
摘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心不在外
看網友對 心不在外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