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兩姓因緣乍合,百年偕老茲辰。重重瑞氣藹門庭,鼎鑊烹無侈盛。堪嘆雄雌物類,亦同夫婦恩情。只緣宿世少慈心,今日雙雙填命。
◎子弟未完姻時,勿輕往外家。
◎富家宦室,每遇姻事,必設優觴,致男女混雜,為害非細。獨不念婚姻吉禮,于發軔之初,竟作一場戲,何不祥如是。戒之哉。
◎娶婦之家,每具牲醴,禱祭五圣等神,禱獻既畢,然后成婚宴客。作俑者只因五圣有采秀之說,故藉禱祭希免。今好好人家,何得如此。宜痛絕之。
◎成婚宴客,禮所難已,但風俗漸澆,故賓筵漸盛。有志維持風化者,宜一以儉約為歸。
◎親迎,三朝,彌月,歸寧等日,在于得已,不必燕客。
◎親戚故舊,非大不得已,切勿濫招。
◎媒妁,庖人輩,至男家,則侈陳女家之盛。至女家,又侈陳男家之盛。交煽兩家,盛其筵宴。慎勿惑于其說。
◎司禮,司樂,司庖輩,宜儉其食,而豐其賜。
【譯白】兩姓良緣美景,白頭偕老今辰。祥云瑞氣覆門庭,烹煮煎烙物命。可憐牡牝畜禽,夫妻恩愛情深。只因宿世太殘忍,今日雙雙還命。
◎子弟尚未完婚時,不宜輕易前往未來岳父母家。
◎富家宦室,每遇婚姻事,必大擺豐盛酒席,致男女混雜嬉鬧,為害非小。何不想婚姻本是吉禮,值此新婚喜慶之日,竟然當做一場戲,何等不祥。當徹底戒絕。
◎娶婦之家,每有備辦酒肉牲禮,禱祭五圣(舊時江南一帶所奉之邪神。清朝康熙年間,湯試為江寧巡撫,曾毀像撤祠,以破除淫祀)等神。禱獻完畢,然后成婚宴客。此風俗起因于五圣有采秀之說,所以借禱祭希冀免除。今好好人家,何須如此。應徹底戒絕。
◎成婚宴客,禮所難免。但風俗越來越浮薄,宴請賓客之楚席越辦越豐盛。有志維持風化者,應一概以儉約為倡導。
◎親迎(夫婿親至女家迎新娘入室,行交拜合巹之禮)、三朝(婚后第三天)、滿月、歸寧(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等日,若可從簡的,盡量不必宴請賓客。
◎親戚故友,除非萬不得已,切勿無故邀請。
◎媒人、廚師等,到男家,則夸贊女家設宴如何豐盛。到女家,又夸贊男家設宴如何豐盛。交煽兩家,盛筵款待。明理之主人,千萬不要聽信其胡說。
◎招待司禮、司樂、司庖等人之飯菜,應簡單儉約,但可賞賜其豐厚茶儀。
摘自《安士全書》萬善先資:婚嫁部
看網友對 婚嫁部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