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萬善先資集,吾先曾祖懷西公之所述也。蕙幼時閱先曾祖著書目錄,勸善集中,有萬善先資,欲海回狂二種。版片久失,印本亦無存,求之不得見者,三十余年矣。甲寅冬,得欲海回狂集,若獲珍璧。程子南村,見而重梓之,以廣其傳。猶以未得萬善先資,為戚戚也。乙丑春,夏子墨,林鑒堂昆仲,以是書見遺,如親佛面,念先人之手澤,于焉盡得之,其忻慰何如也。夫戒殺雖為大雄氏之教,然與吾儒不忍之心,無異源也。是集勸戒昭然,辨惑謹微,更極詳至。茍能充之,直與天地之大德,有同體焉。茍能人人充之,即與古來鳥獸魚鱉咸若之化,有同用焉。即不然,誠以是書朝夕觀省之,而惻隱之心,有不評枰欲動者乎。是亦存仁之一助矣。雖然,尤愿閱是書者,一返觀焉,憫物類之貪生畏死,而人情之好惡趨避,更可知已。吾既不忍一物之傷生,而與吾同類者,忍使之不得其所乎。利濟蒼生之愿,不以窮達而或殊也,是又在乎善會是書者。今年秋,同志見之,欣然集金,以付剞劂氏,三閱月而刊成。是足見諸君子之好善,而先曾祖亦含笑于西方凈土也。嘉慶十三年戊辰嘉平月既望,曾孫蕙田百拜謹跋。
【譯白】《萬善先資集》,是我先曾祖懷西公所著。我幼年時閱先曾祖著書目錄,見《勸善集》中,有《萬善先資》、《欲海回狂》兩種。但早年所刻版片久已遺失,印本也無保存,一直留心尋找,三十多年,都沒見到。甲寅冬,偶然得見《欲海回狂》,如獲至寶。程南村先生,見而歡喜,即出資重印,以廣流傳。猶以未得《萬善先資》而深感憾惜。直至乙丑春,夏墨先生、林鑒堂兄弟,以《萬善先資》贈我,得之如同親見佛面般慶幸。念先人之遺著,此時終于盡得完整,其欣慰之情真是難以言說!戒殺雖為佛教所提倡,而與儒家“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之仁心,同一淵源啊!先曾祖在此集中,勸人戒殺曉暢明白,解釋疑惑嚴謹細致,更是極為詳盡。若能依此實行,便可與天地之大德同體了。若能人人依此實行,即與古代圣王鳥、獸、魚、鱉皆得其所之化有同等功用。即使達不到,只要能將此書中的道理時常留意省察,惻隱之心豈有不怦然而動的。至少也可作為存仁之一助。盡管如此,我更希望閱此書之人,能進一步返觀內省,由憐憫物類之貪生畏死,而于人情之好惡趨避,就更可知曉了。我既不忍心使一物受傷害,而與我同類者,怎忍心使他們不得其所呢?利濟天下蒼生之志愿,不因人之困頓與顯達而有所差別,這又在于善會此書了。今年秋,諸位同仁志士見此書,欣然集資,以付梓刊印,歷三個月而書成。由此足見諸仁人君子的好善之心,而先曾祖也可含笑于西方凈土了。
嘉慶十三年戊辰十二月十六日,曾孫蕙田百拜謹跋。
摘自《安士全書》萬善先資:跋
看網友對 跋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