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三世之說,考之書史,所載甚多。即今世俗見聞,事亦不一。儒者止因孔子未嘗言及,所以不敢出諸口。然而孔子豈有不言者乎。若云孔子不知三世,亦不得為圣人矣。一部論語中,孔子所言者,不過八千五百零三字,則言之不傳于后者必多。若必待見之經書而后信,則四書五經中,孔子未嘗自言其父母,儒者亦當隱諱其所生。未嘗自言其昆弟,儒者不當道及其手足。未嘗自言其室廬田疇,儒者不應居宮室而業恒產。不寧唯是,文房四寶,經書中未之及也,子之習字差矣。夏葛冬裘之外,未嘗說及小衣,得毋今之穿褲者非乎。江南金錫,儒者不當為用。西蜀丹青,儒者不當作彩。何也。以孔子未嘗出諸口也。獨是經書所傳,孔子教人孝友,儒者卻不肯孝友。教人忠恕,儒者卻不肯忠恕。并未嘗勸人賭博,儒者偏好賭博。并未嘗教人做某事某事,偏要去做某事某事。則又何也。一言以蔽之曰,弗思耳。
【譯白】三世之說,考據于書史典籍,所記載的很多。即便是現今民間的見聞傳說,此類事也不少。讀儒書的人只因為孔子沒有說過,所以都不敢說出口。然而孔子難道就真的沒有說過嗎?若說孔子不知三世之理,那么他就稱不上是圣人。一部《論語》中,孔子所說的話,不過只有八千五百零三個字,可知孔子說了而沒有記載下來流傳后世的一定還有很多。如果一定要在經書中見到而后才肯相信,那么《四書》、《五經》中,孔子沒有提到過自己的父母,讀儒書的人也應當隱諱自己的出身。孔子沒有提到過自己的兄弟,讀儒書的人也不應當提到自己的兄弟。孔子沒有提到過自家的房屋土地,讀儒書的人也不應該建房屋置田產。不僅如此,經書里沒提到過筆、墨、紙、硯文房四寶,讀儒書的人練習寫字也不應該的。夏天穿葛冬天穿皮之外,經書里沒有提到內衣,難道說今天穿褲子的讀書人也不對了?江南的金錫,讀儒書者也不應當用。西蜀的丹青,讀儒書者也不應當做彩。為什么呢?因為孔子沒有提到過這些啊!唯獨經書里教人應該孝順長輩、友愛兄弟的,讀儒書的人卻不肯孝友。教人忠于所事待人寬恕的,讀儒書的人卻不肯忠恕。經書里并沒有勸人賭博,而讀儒書的人卻偏偏愛好賭博。經書里并沒有教人做某事某事,而讀儒書的人卻偏偏要做某事某事。此又是為什么呢?一句話概括之,沒用心思考罷了。
摘自《安士全書》西歸直指:三世之理孔子必定說過
看網友對 三世之理孔子必定說過 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