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惡殺身(昆山共知)
【原文】昆山甫里鎮馬繼,自恃拳棒,結拜兄弟數人,日事杯酒。鄰近有賈人,家本饒裕,二子誤人其黨。一日,馬見客人鐘聰在鎮收錢數百千,欲劫之,邀其黨同行,二子不知其故。舟過蓮花墩,尾客船,數人從后鉤住,盡劫其錢。鐘客登岸號呼,近岸鄉民,四起逐之。適遇捕盜船到,協力擒拿,無一免者。馬繼等先后死獄中,止存陳貴,顧祖,朱二,于康熙十一年七月,梟斬半山橋上。賈人二子,有口難辯,竟陷大辟〖死刑〗。[按]又有一人,受人所贈之衣,不知其為盜也。后失衣者,執以聞官,竟斃于獄。然則見惡者,可不凜然知懼乎。
【譯白】昆山甫里鎮馬繼,自恃有一身拳棒功夫,結拜兄弟數人,每天喝酒鬧事。鄰近有個商人,家里本來比較寬裕,兩個兒子誤入匪黨。有一天,馬繼見客人鐘聰在鎮上收錢數百千,打算搶劫,邀集黨伙同行,商人的兩個兒子不知何故,也隨之而去。乘船過蓮花墩,追上客船,幾個人從后面鉤住,將鐘聰之錢財盡數搶走。鐘聰上岸大聲呼喊抓賊,近岸的鄉民,從四面八方圍過來,追逐劫犯。剛好碰上捕盜船趕到,大家齊心協力,把此犯罪團伙全部抓住,無一漏網。馬繼等人先后死于獄中,只存陳貴、顧祖、朱二,于康熙十一年七月,梟斬示眾于半山橋上。商人的兩個兒子有口難辯,也被判處死刑。[按]又有一人,因接受他人所贈之衣服,不知此衣服是盜來的。后來失衣之人將他抓住告到官府,竟枉死于獄中。由此可見,遇見惡人,怎能不畏懼而遠避呢?
摘自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黨惡殺身
看網友對 黨惡殺身 的精彩評論